热性能
| 耐电弧热性能(ATPV) | 电弧测试报告数值。一般用来测量达到2度烧伤时耐热防护服可以暴露的**热量。 | 
| 电弧 | 电流通过电离空气现象。 | 
| 阻燃 | 织物耐点燃特性以及点燃后的自熄灭性。 | 
| 阻燃剂 | 用于防护服表面起到阻燃效果的化学物质——不属于防护服本体材料。阻燃化学处理赋予的阻燃性会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丧失。 | 
| 可燃性(垂直燃烧测试) | 3”×12”的织物底部暴露于火焰中12秒后的残碳长度、续燃和阴燃时间。 | 
| 闪火 | 可燃性固体、液体、气体或粉尘点燃后形成的突发性、意料之外的密集型火焰。 | 
| 本质阻燃性 | 阻燃特性是材料(纤维)的化学特性之一,阻燃性不会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丧失。 | 
| 极限氧指数(LOI) | 空气中支持材料燃烧的最小氧含量(%)。 | 
| 用于预测人体烧伤程度的人体模型测试 | 在可控的闪火暴露条件下,配备测试装置的人体模型穿上防护服,用来预测对2度或3度烧伤的防护性能。 | 
| Stoll曲线 | 热能和时间关系图,用来预测人体组织开始感觉疼痛和达到2度烧伤需要的时间。 | 
| 热传导率 | 热量通过材料进行传导的速率。 | 
| 热防护 | 衣物耐火以及相关的热传导性能 | 
| 热防护性能 | 织物样品暴露于辐射以及对流热之下,基于通过织物样品的传输热量以及Stoll二度烧伤标准而确定的人体组织形成2度烧伤所需 要的总热能。可以对单层或多层织物进行测试。 | 
织物物理性能
| 空气渗透性 | 测定空气渗透织物的特性 | 
| 抗静电性能 | 用于测定织物吸收和传播电荷的能力 | 
| 基本重量 | 单位面积织物重量,通常单位为oz/yd2 | 
| 弯曲刚度 | 弯曲织物需要的力 | 
| 断裂载荷 | 织物开裂(拉裂)需要的载荷 | 
| 顶破强度(Mullen破裂) | 采用可扩展薄膜顶破织物所需要的力 | 
| 纤维度Denier(纱线) | 每9000米长的线重量克数 | 
| 旦丝 | 每9000米长的单纱线重量克数 | 
| 耐光色牢度 | 用来测量编制或针织织物暴露于氩弧灯下的颜色变化 | 
| 短纤维切割长度 | 未卷曲的短纤维长度 | 
| 表观 | 反复洗涤后评估编制或针织织物的表明光滑度 | 
电学定义
| 交流电(AC) | 指电流波形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交替(周期)变化的电流。在每个周期中,电流正反交替变化。 | 
| 直流电(DC) | 电流流向始终不变。 | 
| 电流 |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。 | 
| 接地 | 传导连接——有意或无意——电流或设备接地,可以采用一些导体接地。 | 
| 赫兹(Hz) | 每秒钟周期数量 | 
| 欧姆定律 | 电流=电压/电阻 | 
| 电阻 | 导体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,单位为W | 
| 电压 | 促进电流通过导体的力,单位为V | 




 
					


